保護水資源的浮動太陽能系統
作者︰H M Remi
電與水從來都不是好朋友,但全世界卻紛紛建設浮動太陽能發電系統。為什麼?
原因之一是太陽能板需要佔用一定的土地空間。在土地有限的情況下,水上空間就成為了另一個建設太陽能系統的好選擇。
浮動太陽能發電系統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為湖水降溫,保護水資源。淡水只佔地球表面的1%,卻要供以億計的人口飲用和灌溉水利之用。因為氣候變化,自1985年以來,水表面溫度每十年就會平均上升約攝氏0.34度,這不單使水中的氧含量下降,影響水中自然生態;更同時導致有毒的藻類增生,污染水體。高溫亦令湖水蒸發,減低了淡水的供應量。
幸好,浮動太陽能發電系統除了能減緩氣候變化外,還能有效為湖水降溫及減少湖水蒸發,保護水資源。
究竟這系統是如何達到這效果呢?
只要為湖面度身設計合適的浮動太陽能發電板排列方式,就能減低整個湖或水庫的風速和太陽輻射,高達10%。這無疑是將降溫效果發揮到最大,從而幫助改變水底下的生態,抵消約十年因全球暖化造成的破壞。浮動太陽能板的遮擋還可以減少湖水蒸發。
近期的研究更顯示,拜降溫效果所賜,浮動太陽能發電板比安裝在屋頂或地上的太陽能發電系統能生產出更多電力。透過降低水面的溫度,產電量增加了12.5%!
若果在遍佈35個國家的人造水體中, 揀選其中的1%,並在之上建設浮動太陽能發電板,我們就能生產400吉瓦電力,足夠讓44萬億個LED燈泡全年無休地發亮。
目前,香港已在石壁水塘和船灣淡水湖安裝浮動太陽能發電系統,以作為先導計劃。兩套系統能生產出相當於36戶普通家庭每年的用電量, 也為地球每年減少84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低碳想創坊「賽馬會太陽能關懷計劃」舉行的太陽能導賞團,會帶公眾參觀香港的兩個浮動太陽能發電系統。期望政府能在香港建設更多浮動太陽能發電系統,為香港於2050年達致碳中和的目標努力。
如果你對太陽能導賞團有興趣,請留意Facebook有關未來活動詳情的公佈。
資料來源:
https://theconversation.com/floating-solar-farms-could-cool-down-lakes-threatened-by-climate-change-157987
https://www.wsd.gov.hk/en/home/climate-change/mitigating/floating-solar-power-system/index.html
https://www.ccinnolab.org/solarcare/en/SolarVisitPost/SolarVisit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8319